“对我来说,我终其一生的艺术实践,志向,愿景,应该被放在一个整体中被理解,这点极其重要。当然,这个整体也包括其中走过的弯路,无所事事的时刻在内。”

——库尔特·施威特斯,1927

桑塔画廊荣幸呈现群展“回收利用”,展览回顾物品循环再利用的魅力,汇集了17位艺术家,作品年代跨度从1942年至2017年。

展览从库尔特·施威特斯别具开创性的作品为起点,带出一条集合艺术的历史线索,以及回收材料的艺术潜力。这条线索延续到多数自80年代长期投入此类创作至今的艺术家。这不仅意味着日常材料被赋予新的观念,它更是在探索艺术家的表达与这些拾得材料之间的关系。

展厅中汇集了20世纪中叶库尔特·施威特斯(Kurt Schwitters)、卡罗尔·拉马(Carol Rama)和雷·约翰逊(Ray Johnson)的拼贴和混合媒材作品,以及一些更晚进的当代作品,如托马斯·赫赛豪恩(Thomas Hirschhorn)、克莱门特·罗杰斯基(Clément Rodzielski) 和大卫·杜阿尔(David Douard)等艺术家。展览以此可以深入回收材料的创作有其严肃的组织和层次可循。这些作品使用了大量图像、期刊语言方式和多媒体,在严格有序的结构中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对话。

就像马塞尔·布达埃尔(Marcel Broodthaers), 东尼·克雷格(Tony Cragg)和罗伯特·费里欧(Robert Filliou)的作品结合了幽默风趣的态度、实验精神和材料自身的特性,同样的,伊萨·根泽肯(Isa Genzken)、亚伯拉罕·克鲁兹威力戈斯(Abraham Cruzvillegas)、让-吕克·穆列内(Jean-Luc Moulène)、梁慧圭(Haegue Yang) 和 海默·佐伯尼格(Heimo Zobernig)是在研究这些材料和装置曾经的功能时受到启发,创作了这些作品,并展现了这些材料背后的深层本质。参展艺术家们通过自己的表达对物品回收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政治地位进行提问,革新了系统的观点和沟通的方式。

展览最后的部分献给那些专注于材料的使用痕迹、损坏和改造的艺术家们。韦德·盖顿(Wade Guyton)、沃尔夫冈·提尔曼斯(Wolfgang Tillmans)和瑞娜·斯鲍林斯(Reena Spaulings)的作品正展示了这种特点。他们的作品中,废料体现一种精致的质感,这种对话可以跨越鸿沟,让美感获得新的定义。

整体而言,这种艺术创作的方式非常能够回应当前的环境问题。库尔特·施威特斯和所有参展艺术家的共性正是来自于这些艺术作品当时创作的预见性,来自于他们对物之完整性的肯定。他们看出了回收物件之美,也告诉我们普世皆准的语言可以是什么。

(引文来自:介绍,《库尔特·施维特斯全集辑2(1923-1936)》,Hatje Cantz出版,汉诺威斯普伦博物馆,页19。)

 

更多